当前位置: 新闻资讯 >>  正文
基于物理信息深度学习描述亚洲大豆锈病的形态动力学特征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5-01-08 | 3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


# IF              14.7

# 期刊          Nature Communications

# 作者单位    伦敦帝国学院综合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心

# DOI           10.1038/s41467-021-26577-1



研究背景

  • 亚洲大豆锈病由病原菌 Phakopsora pachyrhizi 引起,可导致高达80%的产量损失。

  • 当前对病原菌形态动力学的研究,主要依赖静态、人工定义的形态特征,缺乏对动态特征的全面理解。

  •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框架,将无监督学习与生物物理建模相结合,从高通量图像中直接提取动态表征。



文献摘要

在发现药物和农用杀菌剂时,通常会对数百种化合物进行大规模的表型筛选,通过比较整个生物体的可见效应来衡量药效和可能的作用模式。然而,这种分析往往局限于人类定义的静态特征。研究者介绍了一个新颖的框架,它可以直接从图像中描述细胞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形状变化(形态动力学),并用它来解释亚洲大豆锈病作物病原体 Phakopsora pachyrhizi 的扰动发展。研究者使用两个参数取决于条件的模型来描述二维形状空间(形态空间)上的种群发展:一个是自上而下的福克-普朗克(Fokker-Planck)模型,用于描述瓦丁顿型地貌上的扩散发展;另一个是自下而上的尖端生长模型。研究者发现了各种景观,描述了生长过程中的表型转换,并确定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尖端生长机制中可能存在的扰动。这展示了无监督学习和生物物理建模的广泛应用。



研究方法

1. 数据获取与预处理

  • 从9个时间点和6种不同条件下采集了~60万张图像,包括对照(DMSO)和多种杀菌剂处理。

  • 使用卷积自动编码器(CAE)将高维图像映射至二维“形态空间”,用于描述形态特征的动态变化。



2. 动力学建模

  • 顶部模型

        基于Fokker-Planck方程构建形态动力学景观,揭示全球形态变化驱动力。

  • 底部模型

        使用随机游走描述病原菌生长顶端的局部动态,参数通过贝叶斯近似计算获得。



3. 模型融合

  • 结合物理知识的神经网络(PINN)用于求解动力学方程,整合生物物理模型与形态学。



研究成果

1. 形态空间与动力学景观

  • 自动编码器捕捉到形态变化的关键特征,包括细菌分支和形态弯曲等动态。

  • 在对照条件下,形态变化以扩散为主;杀菌剂引入的扰动导致新特征区域(如分支或形态直化)和特征路径的限制。



2. 杀菌剂对形态的影响

  • 不同杀菌剂展现独特的景观变形模式,包括高梯度区域(表示快速形态变化)和扩散限制区域(表示形态变化受阻)。

  • 例如,化合物A导致顶端弯曲抑制,而化合物X则强烈抑制了扩散性变化。



3. 生长机制推测

  • 随机游走模型表明,形态稳定性与生长顶端的弯曲/扩散特性相关,杀菌剂通过改变弯曲稳定性影响生长。



研究意义

  • 本研究首次从图像中提取形态动力学参数,提出了新的方法以表征和量化亚洲大豆锈病的形态变化。

  • 提供了杀菌剂作用机制的直接视觉化证据,为开发更有效的农药策略提供了依据。

  • 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,可推广至其他复杂生物系统的动力学研究。



研究亮点

  • 自动化图像处理

        通过深度学习有效去除人为干预,显著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。



  • 模型解释性

        通过景观和动力学参数,直观展示复杂的形态变化机制。



JuLI™ Stage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10X镜头下每隔3分钟拍摄完整的真菌发育历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