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新闻资讯 >>  正文
含RGD-SLAY的骨桥蛋白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缺血后脑中的促血管生成功能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4-05-15 | 28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

# IF            12.8

# 期刊        Experimental & Molecular Medicine

# 作者单位  韩国仁荷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系

# DOI        10.1038/emm.2017.241




骨桥蛋白(Osteopontin, OPN)是一种与转化相关的分泌型磷蛋白,OPN包含精氨酸-甘氨酸甲酸(RGD)和丝氨酸-亮氨酸-丙氨酸-酪氨酸(SLAY)基序,它们与几种整合素结合并介导广泛的细胞过程。现已被证明OPN在各种生理过程的重要作用,OPN可调节细胞功能,参与许多生物活性,如细胞增殖、细胞迁移、细胞黏附等。



在本研究中,实验人员研究了 OPNpt20 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(HUVECs)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促进血管生成的潜能。此外,研究者还利用三种突变肽(RGD → RAA、SLAY → SLAA 和 RGDSLAY → RAASLAA)和αvβ3-整合素阻断抗体探讨了 OPNpt20 促血管生成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。结果证明,OPNpt20在体内外均有促血管生成作用。虽然OPN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已经在各种病理生理条件下被证实,但此次结果证实了外源性OPN二聚体肽OPNpt20与内源性αvβ3整合素结合,通过突变肽和阻断抗体在体外和缺血后脑中诱导促血管生成作用。



韩国仁荷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系在2018年在Experimental & Molecular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一篇题为《Proangiogenic functions of an RGD-SLAY-containing osteopontin icosamer peptide in HUVECs and in the postischemic brain》的文章。该文章中用到JuLI™ Stage的延时摄影功能,记录了血管生成的实时状况。











研究人员通过在OPNpt20(1 μM)或OPNpt20-db(取代RGD和SLAY的突变OPN肽或免疫球蛋白G(IgG)(1μM)处理12小时后,使用JuLI™ Stage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OPNpt20(1 μM)诱导血管形成情况,与Image J联合使用获得代表性图像(绿色,分支;黄色,主节段;蓝色,管;红色,主连接)。结果表明OPNpt20与内源性αvβ3整合素结合,通过突变肽和阻断抗体在体外和缺血后脑中诱导血管生成。